6旬翁不菸不酒 定期健檢揪出網球大肝腫瘤

義大醫療體系醫師呼籲民眾重視肝癌防治。左起為饒坤銘副院長、陳耀森副院長、洪朝明院長、羅錦河副院長、曾政豪主任。

晚期肝癌現曙光!今年68歲的林先生,平日不菸不酒,患有高血壓和B型肝炎病史,7年前一次定期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腹部異常,進一步就醫竟發現6公分、大如網球的肝臟腫瘤,隨即手術切除,但沒想到後續5年多,又經歷3次復發,確診為無法手術的晚期肝癌。幸好林先生不放棄,樂觀治療,聽從醫師建議接受免疫組合療法,迄今約2年,仍可四處趴趴走!

南台灣肝癌盛行多與C肝相關 「C肝村」高雄梓官尤需專業照護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108年造成7,881人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一人被肝癌奪走寶貴的生命。

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胃腸肝膽科主任曾政豪表示,肝癌居國人好發癌症第4名,男性為女性2倍。特別的是,國健署曾經公布各縣市肝癌發生人數的統計,結果高雄市以1640人居全台之冠,其次為新北市1550、台中市1236人、台南市1141人,顯示肝癌對南台灣民眾的健康威脅之鉅。

另從原因來看,造成台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9成與B型肝炎、C型肝炎相關,其他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酗酒、以及食用含黃麴毒素的發霉穀物及其製品等,也是危險因子。研究進一步分析台灣肝癌地圖,發現造成南台灣肝癌流行,可能與C肝、脂肪肝有關,而距離義大癌治療醫院車程約20分鐘車程的高雄市梓官區,恰巧也是全台前5大「C肝村」之一,更需專業的照護。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黃疸 往往已是晚期肝癌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曾政豪主任表示,在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武器選擇少,主要以化療和標靶為主,但兩者都有易產生抗藥性和副作用大的情況,幸好,隨著免疫治療的出現,晚期肝癌治療逐漸露出曙光。

突破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瓶頸 免疫組合「2好1少」受期待

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副院長饒坤銘進一步表示,晚期肝癌在過去的治療面臨5大困境:(一)8-9成肝癌病友合併肝硬化,肝功能不佳,影響用藥的選擇;(二)容易產生手足症候群和皮疹等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三)反應率相較於乳癌或肺癌超過一半有效,明顯較低;(四)易產生抗藥性,半年就失效的病人約有一半,整體存活期僅1年左右;(五)部分藥物沒有健保,對許多肝癌病友和家庭是一大負擔。

然而,隨著免疫組合療法的興起,目前國際有許多臨床試驗,包括搭配化療、傳統小分子標靶、抗血管新生標靶,或是免疫治療藥物雙組合等正在進行。根據國際的研究顯示,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用於晚期肝癌第一線治療,不僅能提升腫瘤反應率達近3成,且近9成病友保持6個月疾病不惡化,近1年生活品質不惡化,副作用也沒有1+1大於2的情況。此「2好1少」(治療成效好、生活品質好、副作用少)的成果,受到國際矚目,國內也已核准此免疫組合用於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不過健保尚未給付。

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 奠定晚期肝癌治療的基礎

饒坤銘副院長表示,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組合的獨特之處,在於抗血管新生標靶可以讓腫瘤附近的血流正常化,幫助藥物進入腫瘤,正常發揮作用。另外,抗血管新生標靶本身也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可強化免疫治療的效果,並且活化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增強辨識癌細胞的能力,進而撲殺癌細胞。

饒坤銘副院長進一步說明,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組合,就像棒球場上的先發投手,奠定了肝癌治療的基礎,有助於後面的藥物發揮效果,讓晚期肝癌的整體存活時間延長,使得晚期肝癌整體存活超過兩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真心守護肝癌病友 義大癌治療醫院團隊總動員

近年隨著免疫治療與各種組合治療的出現,晚期肝癌治療逐漸有了新的突破,義大醫療體系也集結一般外科、肝膽內科、血液腫瘤科、病理部、影像醫學部、放射腫瘤部、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等各專科成立肝膽胰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提供最新、最好且最完整的醫療照護,呼籲肝癌病友,特別是晚期肝癌患者,不要放棄希望,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與醫師溝通和討論,尋找個人最佳治療對策。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齦美白找回自信笑容的第一步

桃園中醫診所調身體做到「這10件事情」  

預防感冒!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不孕症要怎麼辦

※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

心臟支架知多少? 心肌梗塞的救命恩人

土城長庚醫院李信赋醫師表示,出現胸悶胸痛,盡速就醫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排名第二,其中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之一)更是奪命主要元兇。

冠狀動脈疾病 心臟病奪命元兇

冠狀動脈是輸送養分與氧氣給心臟的重要角色,心臟表面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圍繞,若是任何一條因為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性、管壁內部變厚變硬,血管就可能因為變窄而發生阻塞。一旦血管受阻,心臟便會缺氧、缺血而引發不適症狀,當心臟肌肉因此損傷時,就稱為心肌梗塞。

「胸悶、胸痛」 小心是心臟警訊

土城長庚醫院李信赋醫師表示,容易發生冠狀動脈堵塞的人,通常有三高的問題,或是有長期的抽菸習慣。而大部分心肌梗塞的患者在平時不會有任何的異狀,但如果剛好狹窄的部位發生阻塞,就會出現「胸悶、胸痛」的狀況,若是出現「胸悶、胸痛」並且喘不過氣,就該馬上送醫治療。

心導管手術 放置支架救命

早期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是使用藥物將血栓打到堵塞處,溶解堵塞的堆積物,但對嚴重堆積的病患效果不好。拜科技進步所賜,心導管技術從二十年前問世後,治療心肌梗塞就有了更好更多的選擇。現今的心導管功能眾多,可以使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將狹小的血管撐開,讓血流通過,甚至置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加以治療心肌梗塞的病患。

塗藥支架搭配抗凝血劑 防止患者再次心肌梗塞

心臟支架目前共有三大類,從1995年裸金屬支架、2003年塗藥支架,到2013年引進第一代可吸收支架(可吸收生物血管膜架系統)。裸金屬支架半年內的再堵塞率較高,而塗藥的支架則是需要搭配抗血栓藥物,減低晚期再堵塞的風險。而可吸收的心臟支架,則是使用後能夠被人體吸收,較不易發生支架內的血栓,但是目前可吸收支架的適應症受到比較大的限制,因此主流還是塗藥支架。現在的主流還是塗藥支架,李信赋醫師說,搭配抗凝血劑的使用,塗藥支架的臨床數據還是在三者中表現突出。

控制三高 降低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

李信赋醫師也特別叮嚀,如果有三高一定要好好地控制,改善像是抽菸、作息不正常或是飲食重口味這樣的生活習慣,並且規律的運動,保持良好體態。如此一來,心肌梗塞才不會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 過40歲拉警報?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牙齒矯正通常隱適美費用要多少?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張表讓你看懂癌症檢測性病篩檢流程!

菜花皰疹病源不同,性行為非唯一感染途徑

※有一種毀容的方式,叫做「露齦笑

7成醫材漲到極端值 醫改會籲健保署正視問題

健保署應逐步將自費或差額使用率高以及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並積極看待民眾如何看病,才能真正幫助民眾使用新醫療科技且減輕治療負擔。

為了解民眾自費醫療經驗的實際狀況,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針對衛福部所規劃的自費管理政策進行調查,其中發現比價網上531個差額醫材品項,高達67.7%漲價品項直接漲到極端值,其餘三成漲價品項也趨近於極端值。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指出,健保署推出的政策實行不僅造成特定品項漲多過於降,其中醫改會民調也發現,比價網的使用度偏低,且僅5%民眾曾使用過。

醫材極端值變售價 部分醫材漲多降少

根據醫改會分析11月531個品項的價格變動情形發現,54%的品項提高價格,且近七成的漲價品項中直接提高到極端值,另外三成也是直接趨近於極端值,顯示極端值已經變成建議售價。王梅影執行長舉例,其中一家醫院之人工髖關節,漲幅高達252%,使用率第二高的塗藥支架和生物瓣膜也分別漲價39項,漲價29項,僅降價36項以及降價14項。

比價網民眾不買單 僅5%曾使用

王梅影執行長說明,根據全國《民眾自費醫療經驗調查》也發現,民眾不僅對健保署主推的比價網不買單,也僅不到一成的民眾,因為私人保險給付而選擇自費,相較下,47.8%民眾卻因自費醫療費用導致埋下家庭的經濟負擔,調查也顯示民眾對於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費用較無興趣,優先考量的則是自費品項是否適合自己、自費哪裡比健保更好以及預估收費的金額等問題。

減輕民眾治療負擔 醫改會籲正視自費醫療管理 

為保障民眾知情權,衛福部應盡快修正現有醫病共享決策機制的不足;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呼籲,哪些品項是漲價多的、哪些層級的醫院、幅度是否合理等,都仍須進一步討論合理性,健保署應逐步將自費或差額使用率高以及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並積極看待民眾如何看病,才能真正幫助民眾使用新醫療科技且減輕治療負擔。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露齦笑矯正牙齦外露矯正諮詢費用一覽表!

※肌膚鬆弛,內視鏡拉皮專業權威醫師執刀,恢復自信光彩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

不孕症要怎麼辦

※何謂牙冠增長術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權威醫師解析藥物幫助

國際ADHD 專家-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醫師表示,數十年實證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症狀,並在課業、同儕相處、環境適應、家庭功能都能有更好的表現,適當治療下,未來也都有減藥、停藥的可能。

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若無穩定治療,約60%患者症狀將延續至成年,對認知學習、人際相處、職場表現等有重大影響。國際ADHD 專家-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醫師表示,數十年實證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症狀,並在課業、同儕相處、環境適應、家庭功能都能有更好的表現,適當治療下,未來也都有減藥、停藥的可能。

台灣ADHD學童盛行率遠被低估 治療也容易沒持續

根據國內全國性調查指出,台灣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達ADHD診斷標準比例高達8.7%,約為22萬人口。然對比健保資料庫針對9-13歲學童之統計數字,盛行率僅2.44%,顯見多數學童未接受相應的診斷與治療。高淑芬醫師表示,社會對於ADHD的迷思多,易給學童貼上標籤,使部分家長難以接受學童的失序行為,其實為疾病表徵,歸咎於學童性格或學校管教方式,因而延緩學童就醫的比例。

「ADHD是腦部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分泌功能不足所導致的生理疾病,藥物治療自1955年起就是最有證據的治療方式。」高淑芬醫師指出,現行藥物皆已行之有年。然而,患者通常平均治療不到半年(約4~6個月)就未能持續,療效不彰、副作用明顯是患者停藥的主因。根據美國研究統計,若學童ADHD無妥善治療,後續造成的社會成本(就醫及教育費、犯罪、生產力低落)一年約介於美金36億至52億間,不僅對學童本身造成不良影響,更會造成整個社會的負擔。

 「學童在學校時間長,課後又有安親班、補習班等行程,一整天學習時數高達10小時,如何幫助學童發揮本來的學習能力就是治療的重點。」高淑芬醫師點出,學童放學後進行課輔寫作業已成現今常態,對ADHD學童來說,除了在學校的時間需要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還必須要家長、校園、醫院三方配合,才能讓學童的照護更為全面。

臨床研究登國際期刊 台灣研發ADHD新藥納健保

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目前台灣僅有兩大類藥物受TFDA核准,最常見為中樞神經興奮劑(MPH),其中又可分為速效與緩釋兩種劑型。除副作用易影響學童食慾、睡眠外,藥效覆蓋時間難以與學童上課時間做配合,也是家長十分苦惱的一點。速效劑型藥效僅能維持3-4小時,學童在校用藥順從性降低;緩釋劑型藥物起始作用時間慢,消退時間也慢。不過,目前已有結合速效與緩釋優勢的全新劑型出現,透過新機轉將藥物多層次釋放,起始作用時間快速且藥效涵蓋學童學習時間,消退時間迅速不影響學童睡眠,已於今年8月納入健保給付。

由高淑芬醫師、林口長庚黃玉書主任、三總葉啟斌主任三中心合作的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結果登上國際期刊,研究中納入了110位台灣ADHD學童,更符合本土環境需求。另一磁振造影結果也發現,服用新一代長效藥物可增加腦內活動,藉此達到提高及維持注意力、降低衝動性、抑制控制等行為改變

高醫師呼籲:「使用藥物治療ADHD能夠幫助學童改善大部分的行為,父母應跟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符合學童需求的藥物,才能避免副作用或療效不彰使得治療中斷,還孩子一個公平、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笑起來總是露齦笑的原因

不孕症要怎麼辦

紫錐花紫錐菊提高第一道免疫系統的防禦力!

※ 2020最新減肥大全

※什麼是內視鏡拉皮手術?

※專業板橋植牙醫師推薦

※想請問桃園中醫診所擅於皮膚問題治療~

冬季血管疾病好發 當心「下肢阻塞」恐截肢

秋冬之際,氣溫逐步下滑,早晚日夜溫差大的影響,導致人體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及周邊血管疾病,此時若是沒有及時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壞的狀況有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面臨永久失雙足的悔恨。

下肢血管疾病分動脈與靜脈兩種 影響部位不同病徵也不同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過去血管阻塞性疾病被人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年齡卻有逐步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一年約有八千例截肢手術,其中因動脈阻塞而截肢的約近六千例,而即使做了截肢手術,在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高達18%,成功出院的一年內也有34%的死亡率。所以民眾應該要對此類的疾病更加的認識及做更有效的預防才對。

下肢動脈栓塞難察覺 嚴重者恐截肢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說明,動脈阻塞是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了血液的流通,若雙腳動脈阻塞,常見的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更進一步則有間歇性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嚴重則有傷口、壞疽、截肢問題。由於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時容易好發,因此這些症狀則會更加明顯。

針對嚴重型動脈阻塞治療方式可分為外科繞道手術以及介入導管手術兩種,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導致血管壁細胞增生,可考慮使用塗藥氣球/塗藥支架等醫療器材,用以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血管再次阻塞,若是血管鈣化嚴重或斑塊太硬的患者,也可考慮搭配血栓及斑塊旋切導管治療,可有效的將下肢血管壁鈣化的部分磨碎、清除,打通狹窄動脈,讓血流變好

久坐久站族注意 靜脈血栓栓塞風險高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解釋,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是靜脈的血流較動脈慢,而下肢靜脈血栓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即是淺層的靜脈性栓塞炎,另一種為深層靜脈血栓。

洪俊聲醫師表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導致血液速度過緩,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治療方法有傳統導管溶栓術、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以及經皮機械性血栓去除術,治療目的是減少血栓總量並且改善靜脈回流、降低疾病復發率與栓塞後症候群發生率

如何預防下肢血管阻塞疾病?

陳志成主任提醒民眾,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易收縮,容易使病況惡化,應注意保暖,此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等方式預防血管產生病變。

左為洪俊聲醫師,中間病患楊小姐,右為黃伯森醫師。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咖啡酸衍生物的活性研究報告

酒糟皮膚炎反覆發作怎麼辦?

※得皰疹,不是我的錯 

※寶寶頭型如何矯正?把握黃金期,不要錯過最佳時機!

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常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

※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把握黃金期!

※如果牙齦外露,該如何解決?

發生心房顫動當心中風跟著來 醫:勿輕忽心律矯正

根據統計,65歲以上人口約5%患有心房顫動,而在80歲以上高齡族群中,發生率更高達10% ,如果本身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有血管硬化、心臟功能不佳等病史都會增加罹病風險

一名50多歲男子在晚上經常感到心悸,經心電圖檢查後確診為心房顫動,但他起初並不以為意,認為忍耐過去即可,醫師開的藥也有一搭沒一搭的吃,不料症狀越發嚴重,在某日上午因為心跳急遽加快後昏迷而緊急送醫,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所幸,轉入加護病房急救後脫離險境。自此,他開始積極配合醫囑,治療迄今15年,病情控制穩定,不僅心律恢復正常,也未出現二次中風。

預防中風、矯正心律 兩大治療關鍵缺一不可

收治上述個案的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暨心臟內科醫師林俊立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之一,常見發生於中高齡族群;根據統計,65歲以上人口約5%患有心房顫動,而在80歲以上高齡族群中,發生率更高達10% ,如果本身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有血管硬化、心臟功能不佳等病史都會增加罹病風險。然而,由於心房顫動的發作往往是一陣一陣,容易被患者忽略,臨床上也曾遇到延誤20年才被診斷的個案。

此外,許多人常誤以為心房顫動過一陣子就會好,並不知道背後可能伴隨著嚴重併發症。林俊立醫師指出,心房顫動典型症狀為心跳不規律,血壓在心跳忽快忽慢的過程中會下降,進而出現頭暈無力、走路容易喘不過氣等症狀,如果發生在年紀大的患者身上還可能導致肺積水、心臟衰竭等嚴重後果。另一方面,心房顫動發作時會使心臟無法正常收縮,容易形成血栓,造成中風。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兼顧「預防中風」與「矯正心律」兩大關鍵。

矯正心律越早越好 新型抗心律不整藥物來相助

林俊立主任進一步說明,預防中風是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重點,臨床上會透過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達到預防中風的目標,不過,僅就抗凝血劑無法減少心房顫動發生率,患者仍有風險因為小中風、心臟衰竭等因素住院,應就心房顫動發生的根本原因-心律不整,積極矯正心律。根據臨床試驗顯示 ,抗心律不整藥物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與死亡風險,對於早期陣發性與持續性心房顫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越早開始心律治療可以有效的減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中風的風險。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也有許多穿戴式智能設備可以協助偵測心律不整。林俊立主任提醒,心房顫動的症狀會持續性的表現,民眾若經常感到心悸、呼吸不順、走路會喘,而且症狀持續1至2個小時以上,就有可能是心房顫動,建議儘早到心臟內科安排心電圖檢查,特別是現在社會人口高齡化與慢性疾病的增加,心房顫動的高危險群更應提高警覺,及早控制心律,避免相關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有什麼症狀嗎?

※紫錐菊為何是總咖啡酸衍生物的重要指標?

不孕症要怎麼辦

※愛美新技術,台中隱適美治療不再害怕一口大鋼牙

※如果牙齦外露,該如何解決?

※骨盤底肌強化 Emsella G動椅 如同做了極限凱格爾?    

耶誕傳情送暖! 富邦認購愛心福袋為罕見職人加油

富邦人壽認購愛心福袋為罕病職人加油

罕見職人母子齊心  創立手作精品工作室

樂觀開朗的冠毅是罕見疾病「愛伯特氏症」的孩子,小小年紀的他已動過大大小小18次手術,包括顱骨、臉部等部位,就連手指、腳指都得透過一次次的手術分割出來,冠毅在接受早療前走路、吃飯都有困難,現在已經大有進步,透過參與基金會大小活動,漸漸變得不怕生、也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 

為了減輕一家五口的負擔,冠毅媽開始製作手工香皂、精油凝露、洗碗精、乾洗手、香膏等手工品,創立「馨玉精品手作」工作室,無私地與他人分享製作小撇步。儘管製作工序繁複,冠毅媽仍堅持選用天然無毒的材料,為產品的原料做把關,並考取手工皂師證照,希望無論大人小孩都能用的安心,而貼心的冠毅則會幫忙裝瓶和貼籤,每一個成品都是母子倆合力完成的心血結晶。

圖片

▲樂觀開朗的冠毅與媽媽齊心做手藝

富邦數位認購愛心福袋 助罕見職人減輕經濟負擔

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陳姿瑛部長表示,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擊,透過基金會得知,平時透過擺攤販售手作品的病友及媽媽們,今年特別辛苦,家庭的經濟重擔更加沉重。但是富邦人壽長期關心病友的熱誠沒有因疫情而影響,今年將一日喘息服務,轉型為數位方式認購愛心福袋,持續支持罕見職人,讓他們有自謀其力的機會。在全台富邦人壽的好朋友的熱情響應之下,自11月初開跑短短一個月截止,就突破往年捐款金額,募得高達57萬的捐款,預計將送出520餘份愛心福袋。耶誕前夕,冠毅與媽媽特別加入配送福袋的行列,代表此次受惠的所有病友家庭最誠摯的感謝。

多元愛心福袋種類 秀罕見職人才華創意

此次愛心福袋涵蓋20餘種病家手作品,像是血小板無力症筱涵媽的動物造型鑰匙包、天使症候群虹安媽的耶誕系列束口袋、卓飛症候群詹爸爸的陶瓷茶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小萱媽的綜合餅乾、玻璃娃娃晉豪媽的土鳳梨酥、小小人兒政豪媽的蛋黃酥禮盒、AADC小花媽的特製小魚辣椒醬、血小板無力症歐陽媽的XO醬,冠毅媽媽的精油沐浴乳手工皂組、視網膜母細胞瘤病友芯瑤的牛年陶瓷碟、脊髓小腦萎縮症蕎蕎的彩繪方巾、馬凡氏症建鋒的貓頭鷹鑰匙圈等,參與病家及種類更是歷年之最。

企業長期關注支持罕病 盼提升社會大眾重視  

富邦人壽長期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藉由企業影響力提高社會大眾對罕見疾病的重視與關注。2013年起,富邦人壽亦持續關注照護者的喘息支持,與基金會共同打造屬於罕病家庭一日喘息活動,八年來共號召超過400名企業志工投入,陪伴近200個罕病家庭出遊,透過實質陪伴的力量,讓罕病家庭感受滿滿的愛與溫暖,今年因應疫情轉型數位認購愛心福袋,更是創新的嘗試,此舉也讓罕見職人的產品藉由網路被更多人看見,富邦人壽已累積募集愛心福袋近285萬愛心善款,除幫助罕見職人的產品被看見,也協助更多罕病家庭的醫療照顧所需。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科資訊-什麼是水雷射呢?

※80%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有的徵兆!

※暖冬感冒倍增!研究:紫錐花有助於增進免疫力

※牙齒亂,害怕做治療嗎? 台中矯正牙科專家,幫你解決一口爛牙!

花賜康(飛比價格)最低價格資訊

※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把握黃金期!

台北植牙諮詢中心ptt

跑兩步就狂喘? 當心「心臟爆擊」隨時會猝死

若出現頭暈、心悸、喘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科醫師的檢查與治療,才能降低猝死風險。

17歲的廖同學,平時熱愛運動,但最近上體育課跑步常會心悸,赴心臟內科檢查發現左心房長一顆如網球大的黏液瘤,隨著心臟猛烈收縮,幾乎快甩破二尖瓣,隨時有猝死風險,所幸經心臟血管外科以「心臟腫瘤切除術」切除後,目前已恢復過往運動表現,也讓家人鬆一口氣。

心臟黏液瘤發生原因不明 中老年人易好發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指出,心臟黏液瘤並不常見,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每年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至兩百萬分之一,大多為良性且偶發,好發於中老年人,臨床上如廖同學年紀的患者較少,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才能發現,至於心臟黏液瘤臨床症狀不典型,多會出現胸口悶、頭暈、活動喘、心悸等與心臟衰竭相似的症狀,故難以被診斷。

心臟黏液瘤愈大 致命機率愈高

劉殷佐主任說明,當心臟黏液瘤越大,或是腫瘤碎片脫落,都可能阻塞心臟出口而危及生命或造成中風,一旦心臟腫瘤合併瓣膜問題,會引起瓣膜閉鎖不全,往往無法靠藥物治療,必須接受心臟腫瘤切除術,通常術後預後佳,且症狀多能緩解。

定期追蹤回診 出現不適應盡快就醫

劉殷佐主任提醒,心臟黏液瘤患者術後仍需於門診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追蹤,確認黏液瘤是否再長出;此外,若出現頭暈、心悸、喘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科醫師的檢查與治療,才能降低猝死風險。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

※推薦台中矯正權威醫師,不再害怕看牙醫!

不孕症要怎麼辦

兒童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對?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專家解說如何萃取提煉紫錐花原料

精準醫療對症下藥! 腎癌藥也可治泌尿上皮癌

歐副院長以基因檢測為患者評估治療方式。

泌尿上皮癌為泌尿道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跟膀胱其黏膜上皮產生的腫瘤,根據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台灣有三千多人診斷出泌尿上皮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血尿。目前泌尿道腫瘤治療方式多依照標準常規治療為主,先以手術切除患側器官。

膀胱泌尿上皮癌患惡化快 手術化療皆無效

有一位73歲病患因出現血尿於童綜合醫院就醫,經童綜合醫院歐宴泉研發副院長診斷為第二期膀胱泌尿上皮癌,惡化速度非常快,病人希望保留膀胱,先進行部分切除膀胱手術,術後三個月追蹤,發現腫瘤佈滿膀胱約70%的區域,導致腸阻塞,只好進行第二次手術將膀胱全切除,並在術後進行化學治療,不僅無效且患者副作用大,包括噁心,嘔吐,全身無力,掉髮,因而陷入治療的困境。

患者檢測出兩基因變異 經腎癌藥治療腫瘤縮小

而有研究指出泌尿上皮癌患者對免疫治療有不錯的反應,考量到免疫治療費用昂貴且臨床反應率較低僅約20-30%,歐副院長以基因檢測為患者確認是否適合免疫治療,透過廣泛型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一次從440個癌症基因中獲得最充分的治療資訊,發現原來患者具有TSC1及FGFR3基因變異,且未帶有高腫瘤突變負荷(TMB-H),雖然PD-L1為陽性但使用免疫治療病情不僅未見起色,且發生腳腫、胃口變差、電解質不平衡等副作用,因此再根據TSC1及FGFR3基因變異,以腎臟癌標靶藥物治療,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

提早進行精準醫療  為治療成效不彰者增用藥機會

精準的基因資訊有利於癌症治療,精準醫療對症下藥,透過廣泛型NGS癌症基因檢測一次獲得有利標靶、免疫、化療之基因資訊,可快速協助醫師判斷什麼治療對病患更好。歐宴泉副院長認為癌症診斷初期或晚期癌症患者,應在診治過程中儘早進行NGS癌症基因檢測,可幫助標準治療成效不佳的泌尿道腫瘤患者,增加使用標靶藥物機會。

基因檢測將納《特管辦法》 民眾慎選食藥署列管實驗室

病友想從基因檢測獲益,更需留意檢測品質! 食藥署已於107年12月17日公告「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指引」審核實驗室品質,檢測前記得去食藥署查詢通過列冊登錄的實驗室,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治療更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齦美白找回自信笑容的第一步

桃園中醫診所調身體做到「這10件事情」  

預防感冒! 9大熱門營養你吃對了嗎?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不孕症要怎麼辦

※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

視力模糊後才確診糖尿病! 醫:血糖過高當心眼病變

國立成大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張義昇主任表示,臨床上仍有許多的病症是需要倚靠類固醇控制身體急性的發炎狀況,只要能妥善使用類固醇藥物,病況皆能獲得緩解與改善。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失明是一般人的25倍,若糖尿病病史超過10年以上,發病率更會上升至6成;如超過20年以上,發病率更高達9成。縱使糖尿病已被譽為台灣國病,但仍有許多民眾不清楚自己有糖尿病,往往是眼睛出現視力模糊時,進一步就醫才知道原來是糖尿病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三期 黃斑部水腫恐失明

國立成大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張義昇主任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背景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此早期階段並不會出現明顯視力上的影響;第二期為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有點狀出血,體液滲出等變化;第三期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已有新生血管和纖維膜的形成,會開始產生大量出血或視力模糊等狀況。更有一類的患者因視網膜黃斑部血管產生病變,而引起血管的滲漏,造成視網膜組織傷害,眼前影像變成模糊、扭曲、嚴重者會喪失視力,也就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選對治療方式 減少副作用發生

針對黃斑部水腫的治療,張義昇主任進一步表示,早期傳統雷射治療,是將缺血或水腫的視網膜破壞,避免血管內皮細胞生成因子產生,抑制病變的狀況,但往往無法精準去除缺血的視網膜,甚至會造成視野缺損的風險。近期有部分患者,透過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抑制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但其注射頻率高,除了降低患者治療順從性外,針對有心臟疾病或腦部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更可能提高相關疾病的風險。

糖友福音 健保開放給付眼內注射類固醇藥物轉換使用

張義昇主任進一步補充,臨床上有三成的患者,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成效不彰。所幸目前健保可申請轉換使用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藥物,除了能抑制血管增生,控制黃斑部水腫的症狀,還可抑制發炎因子;且其長效的特性,可提供四至六個月的治療效果,回診次數減少,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療順從性;且對有心臟與腦部血管疾病的患者,是更好的治療選擇。

嚴防黃斑部病變 遠離危險因子、控制血糖缺一不可

張義昇主任呼籲,許多患者聽到類固醇治療,多半會有抗拒的反應,但目前臨床上仍有許多的病症是需要倚靠類固醇控制身體急性的發炎狀況,只要能妥善使用類固醇藥物,病況皆能獲得緩解與改善。此外,糖尿病患者,即便穩定控制血糖,病史長的患者仍可能在病程中發生視網膜病變,因此建議如有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眼底檢查,倘若是三高的患者,更應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並積極接受治療,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更要遠離危險因子(如抽菸),才能避免視網膜血管和神經受到損害。

健康醫療網:

關鍵字: , , , , ,

【其他文章推薦】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 過40歲拉警報?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

※微感冒得吃藥?紫錐花 紫錐菊打擊感冒效果增六成

※牙齒矯正通常隱適美費用要多少?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張表讓你看懂癌症檢測性病篩檢流程!

菜花皰疹病源不同,性行為非唯一感染途徑

※有一種毀容的方式,叫做「露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