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3個技巧,無痛擺脫暴食!把碗換成這顏色,自然吃更少

【早安健康/蘇珊・亞伯斯(心理師)】

注意飲食信號

「我喜歡餓怒管理計畫中的一些技巧,它們真的很簡單,幾乎不費力。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種技巧就是使用紅色的盤子,我立刻就去買了一個。在家時,我總是把零食放在這個盤子上,提醒自己,重點不是盡量避免或完全不吃零食,而是要放慢吃東西的速度。這是個微妙的提醒,而我正需要這樣的提醒,因為我頭腦裡已經裝了太多事情了。」

當我該停止吃東西時,我……

  • 會一直吃,直到食物吃完為止。
  • 一旦覺得吃飽了,我就得有意識地告訴自己不能再吃了。
  • 會設置提醒,讓自己記得停止吃東西。
  • 吃飽了就會主動停下來,不需要太過努力或考慮太多。

我有個諮詢者最近在她的高中科展做了一個關於食物顏色的實驗。她研究了顏色如何影響人們對食物的評價。

實驗案例是兩個白色蛋糕:一個染成草莓粉紅色,另一個染成深藍色。結果可能並不會令你吃驚。雖然兩個蛋糕的味道完全一樣,但大家都認為粉紅色的更美味。

這位諮詢者選擇藍色,是因為藍色通常不會被視為能引發食慾的顏色—除了藍莓。有些食物呈藍色可能是天然的,但自然界中的藍色食物並不多。我們更常看到紅色食物,像鐵質會讓肉類呈現粉紅色,或是綠色食物是來自植物中的葉綠素。有項研究甚至發現,男性在藍色燈光照明下進食,食慾會明顯下降。
(編輯推薦:

行銷人員經常用顏色影響我們對各種食物口味的喜好。例如,葡萄酒標籤的顏色會影響我們對葡萄酒味道的期望,紅色和黑色標籤最可能讓人覺得味道很濃烈,而紅色和橘色的標籤最可能使人聯想到水果和花香味。

顏色不僅影響我們對食物風味的期望,還會改變我們的行為。

紅色是最有力量的顏色之一,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實際行動。想想停車的標誌,即使你沒有看上面的文字說明,你仍然會停下來,因為你會對顏色做出反應。

此外,相關研究已經證明,顏色也會影響我們與食物間的互動。在一個針對健康和不健康食物的實驗中,顯示在食物附近使用紅色,有助於減少人們食用不健康食物的分量。有趣的是,土城的洗腎中心有專機接送嗎?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台北植牙諮詢中心ptt,似真牙醫診所醫療團隊給你一口美麗好牙~如果牙齦外露,該如何解決?耐熱益生菌+維他命C.不要當暴牙妹,進行露牙齦矯正,讓你放心開懷大笑!頭型頭盔,更多成功案例分享;減肥就要少吃? 打破錯誤迷思!不要再餓肚子了.露齦笑矯正、牙齦外露矯正諮詢費用一覽表!小孩蛀牙為什麼裝不鏽鋼牙套?塑身減重天母哪裡有中醫診所?想找台中牙齒矯正有醫療團隊!紫錐花紫色的神奇力量,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防腐劑.牙科資訊-什麼是水雷射呢?讓陰莖增粗的辦法?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減肥大全記住! 只有你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你必須要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負最大的責任;如何提供長期依賴呼吸照護服務?這種顏色不太會減少我們對健康食物的攝取量,很可能是因為在聽到「健康」這個詞時,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無限量地吃。這種與健康有關的聯想,可能要比我們認為紅色代表禁止的聯想更為強烈。

在另一項關於紅色的研究中,相較於藍色標籤的食物,消費者會花更長的時間來決定是否要選擇具有紅色標籤的食物,這證明人們對於顏色與食物的關聯性,會產生不同的認知過程:在看到紅色時,大腦會放慢思考速度。其他研究也顯示紅色具有強烈的影響力,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這些顏色時,我們通常會認為,紅色代表停止,綠色代表前行。

那麼,何不好好利用這種慣性行為的反應呢?將顏色與已編碼到大腦中的自動反應互相連結,比如利用紅色讓我們在選擇食物和進食行為,能更有意識地做出健康的選擇。

讓餓怒變開心

  • 一、紅色能讓人放慢進食速度
    有項研究觀察人們使用紅、藍、白三種不同顏色盤子的情況,結果顯示,放在紅色盤子中的食物,人們吃得最少。這表示紅色能讓人下意識地放慢進食速度。你還可以舉一反三,比使用如紅色的杯子、餐具,還有餐巾紙。(編輯推薦:
  • 二、綠色能讓你想吃健康食物
    有項關於在糖果棒上使用紅色或綠色標籤的研究,人們認為綠色標籤的糖果棒會更健康。而且研究也證實,看到綠色時,我們會聯想到「前進」或「健康」。所以,請把健康零食放在綠色容器中,或者在櫥櫃上使用綠色的零食碗,這會讓你更想去吃這些健康的零食。
  • 三、善用微笑符號
    想提醒自己吃健康的零食嗎?在市中心的一所小學裡,午餐時會在健康食物上放置綠色的笑臉符號。結果,鮮奶的購買量從原有的百分之七.四上升到百分之十七.九。巧克力牛奶則下降了約百分之二十。此外,蔬菜的購買量也顯著提升。

    因此,請在便利貼上畫張笑臉,然後貼在任何你想要吃的健康零食上。或者用筆在盒子或包裝袋上畫個笑臉,這樣的小提醒可以幫助你更加專注於選擇健康的零食。

本書摘自《餓怒症:掌控飢餓,擺脫煩躁,終結瞎吃的45個最強飲食法則》/蘇珊・亞伯斯(心理師)/時報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來源鏈接:https://www.edh.tw/article/3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