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確施以CPR?心肺復甦術是搶救生命的黃金關鍵,但許多人都對按壓的力度、節奏存有疑問。掌握正確的CPR技巧,能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CPR按壓深度是首要重點。成人急救時,胸骨應下壓至少5公分,但不宜超過6公分。這個深度足以擠壓心臟,維持血液循環。對兒童則需調整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嬰兒約4公分。按壓過淺無法有效推動血液,過深則可能造成肋骨骨折或內傷。
速度同樣至關重要。每分鐘100至120次的按壓頻率是最佳節奏,相當於流行歌曲Stayin’ Alive的節拍。保持穩定速度才能維持足夠的血流量。研究顯示,按壓速度過慢會降低急救效果,過快則可能影響按壓深度。
按壓後必須讓胸部完全回彈,這是常被忽略的要點。不完全回彈會減少心臟填充量,降低CPR效果。施救時應保持手臂伸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壓,避免彎曲手肘消耗體力。
現代CPR強調不間斷的胸外按壓,除非患者恢復意識或專業救護人員接手。即使疲勞也應堅持,因為中斷10秒就會顯著影響急救效果。若現場有兩人以上,建議每2分鐘輪換一次,保持按壓品質。
記住30:2的黃金比例—30次胸外按壓後進行2次人工呼吸。但若無法或不願進行口對口呼吸,持續胸外按壓仍比完全不施救要好。AED到場後應立即使用,並遵循機器指示操作。
正確的CPR技術需要定期練習。台灣紅十字會、各大醫院經常開設急救課程,建議每兩年複訓一次。急救知識或許一輩子用不上,但用上時就能挽救珍貴生命。
【其他文章推薦】
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
過敏原檢測 – 你的營養,可能是孩子的毒藥!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常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
過敏一定得吃藥嗎?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
覺得牙齒怪怪的,有輕手的牙齒診療醫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