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要走多少彎路,才能找到那個對的人?

為什麼相信 “靈魂伴侶”可能會讓你錯過 “對的人”?

我們內心,總是有一種對靈魂伴侶的強烈渴望,深深地相信早晚會遇到這樣一個人,就像《長安十二時辰》里檀棋遇到張小敬,就像《鬼怪》里池恩倬遇見鬼怪大叔,就像《泰坦尼克號》里露絲遇到傑克……

美國的一項民意調查里,大約 75% 的人都相信,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一定有 “對的人” 等着自己。

他們的一生,就是為了找到那個人,只有找到那個人,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與靈魂更加完整。[6]

壹心理曾經也做過一個相關調查,在回收到的 6000+ 份數據里,一半以上的人相信靈魂伴侶存在,而且想要等 Ta 出現;80% 的 90 后都相信,自己還沒有等到對的人。[2]

大叔想起了著名詩人徐志摩所說的話:“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1]

然而,徐志摩的感情生活雖然很豐富,他的愛情、婚姻中有過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 但尋來尋去,終究未曾尋得靈魂伴侶。

為什麼苦苦尋覓而不得呢?

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先生給出了答案:

“戀愛神聖為今之少年所樂道,茲事蓋可遇而不可求,況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鶻突,而得滿足得寧帖也難”。

意思是:年輕人確實都對愛情有着無限的嚮往與遐想,但這種事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那些多情多感之人,對愛情的幻想起伏不定,很難得到滿足與平靜。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相信對的人、靈魂伴侶一定存在,並遙遙無期地等待與尋覓,反而會讓人得不到真愛。

首先,從概率的角度來講,想要遇見、找到一個與自己十分契合的人,真的特別難。

雖然我們會看到 “靈魂伴侶高甜瞬間”、“遇見對的人是什麼體驗”之類,讓人瞬間化身檸檬精的甜文,但這種甜甜的偶像劇式愛情,出現的概率其實很低。

之所以有種,“除我以外人人都找到對的人、找到靈魂伴侶” 的錯覺,可能是因為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8]

那些談戀愛越談越苦的人兒,才不會把他的辛酸故事曬給我們看的。只有談得好的神仙眷侶,才會被大家羡慕,被傳播到你我的面前。

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的基本都是別人的甜美愛情,因而對愛情抱有更高的幻想。

例如,當提到完美戀愛、靈魂伴侶時,你可能會想到剛剛結婚不久的著名鋼琴家郎朗。

郎朗結婚時,發了一條微博:“我找到我的愛麗絲啦。”

大家紛紛在微博評論區留下了自己的酸檸檬。他的“愛麗絲”,跟他性格相似,同樣熱愛鋼琴,對未來的想法和規劃,都跟他十分契合。

甚至看到他們一起彈鋼琴並悄悄接吻時,大叔我這種鋼鐵直男,都被他倆的甜蜜暴擊到了。

是的,因為看多了影視劇、明星藝人們的愛情故事,我們常常會覺得,遇到靈魂伴侶很常見呀。

但仔細想想,如果靈魂伴侶那麼容易找,為什麼各大媒體還天天瘋狂宣傳呢?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有一條常理叫做:道理我都聽過,但我就是做不到。

不過,大叔還是要跟你說,一直心心念念要等靈魂伴侶出現,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心理學中,大量研究都發現,那些相信緣分天註定的人,愛情中更容易出現危機。他們在一起很快,分開更快。[4、5]

因為,這種信念、這種愛情觀,很容易就會對自己的伴侶有過高的期待。

“他去旅遊都不會給我帶禮物,是不是不夠愛我,也許我們不適合?”

“他為什麼要跟我吵架,他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很多人都以為,好的愛情是不費力的,他一定能接納,包容自己的全部,知道自己的所有想法和內心需求。而這,對愛情關係是極具殺傷力的。

不僅如此,為了驗證自己找的人是對的,會一直關注對方的缺點,甚至是故意挑對方身上的毛病,而往往忽視其固有的優點與長處。

只要遇到意見不合、遇到障礙或是遇到困難,就以為問題是對方的,結果換個人也還是有這個問題,當問題出現之後,又選擇逃避……

不斷尋找新的伴侶,不斷髮現缺點,不斷分手,在愛情里從來不成長。就這樣,可能已經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對的人。

所以,很多心理學家認為:相信冥冥之中會遇見靈魂伴侶、遇見對的人,反而很難找到真愛。相反,放棄不斷尋覓、一起成長,才是走向靈魂相遇的正確道路。

真正 “對的人”,可能來自彼此一起成長

大叔知道,每個人的愛情觀都是不一樣的。

有人相信一見鍾情、相信命中註定會遇到對的人,而有人則相信真正的愛情是日久生情的,是彼此一起成長的結晶,而不是遇見后渾然天成。

前者也被稱為 “宿命型”(Destiny),而後者則被稱為 “成長型”(Growth)。

大叔其實更看好成長型的戀愛觀,因為對於他們而言,真愛不是找到的,而是彼此構建的、彼此創造的,也就不會陷入只看到對方問題,自己不願成長的怪圈。

為什麼大叔一直強調成長呢?

因為最近有心理研究發現,我們在愛情中,確實存在一種 “喜歡類型”,也就是你喜歡的人,總是相似的。[7]

這種喜歡類型相對穩定,一般不會發生變化,就算談了很多次戀愛,也能發現前任們身上總是有共同特點,特別是性格方面。

是的,我們都喜歡熟悉的事物,因為那樣會感到特別安全。

從這個角度來說,既然每次可以讓自己墮入愛河的對象都差不多,與其重蹈覆轍,不如給自己一段時間,像成長型的人那樣嘗試改善關係。

愛情中的矛盾、僵局與摩擦,對宿命型的人可以說是一場噩夢,因為這會讓他們嚴重懷疑與自己在一起的人不是靈魂伴侶,是錯的人。

但對成長型的人來說,這卻是一種契機。

看到愛情里的問題,看到彼此的分歧,然後一起探討,一起解決。這會讓兩個人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提升關係質量,不斷向靈魂伴侶的方向邁進,最終 “培養” 出對的人。

就像大叔最愛的美劇之一《老友記》中,錢德勒與莫妮卡的愛情一樣。

莫妮卡明確說過自己不相信靈魂伴侶的存在,她只相信斷努力經營感情得來的幸福。

錢德勒雖然也不是十分相信靈魂伴侶,但他因為童年時不好的經歷,也不相信愛情,對愛人不敢做出應有的承諾,每當感情生活出現問題時,他都會選擇退縮、會選擇放棄。

例如,在一次爭吵后,錢德勒以為彼此要分手了。

可是莫妮卡卻覺得這是小事情,“我們僅僅是在吵架而已,這是戀人間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吵架之後,並不是意味着分手。”

結局你們都知道了,兜兜轉轉之後,錢德勒的心防被打開了,裏面裝進了莫妮卡。

莫妮卡無疑對愛情有着想要堅持與改善的強烈信念,她相信兩個人可以一起成長,可以共同創造一份美好的愛情,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成為彼此的 “正確人選”。他們真的是大叔眼裡的 “模範夫妻”。

是的,對成長型的人來說,他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着屬於自己的靈魂伴侶。他們相信,真愛是可以通過兩個人共同努力而得到的。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其他文章推薦】

笑齦露出不尷尬-知名網美矯正牙套日記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矯正牙齒也能很低調,隱適美讓美沒有距離

※女性染淋病難察覺延誤就醫恐導致不孕

※透過穩定有效的外科手術進行早洩治療,讓你重振男性雄風!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什麼是骨質疏鬆?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減少,骨質量受損及骨強度降低,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1]。

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下面主要涉及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其他文章推薦】

※結紮手術不用怕,泌尿科專業解決私密問題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矯正牙齒也能很低調,隱適美讓美沒有距離

保健食品代工、包裝,詳細廠商名目一覽表

※  減肥就要少吃? 打破錯誤迷思!不要再餓肚子了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我國27%的截肢是糖尿病造成的,糖友該如何避免剁腳?

說到截肢,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車禍、從高處墜落後四肢受損嚴重,不得不截肢。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我國三級醫院中27.3%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

糖尿病足還是造成慢性皮膚創面的主要原因,占 32.6%,而外傷和燒傷僅占 23.8%。 

好好的一雙腳,怎麼就成了糖尿病足了?

糖尿病足的觸發因素一般極其普通,比如穿了一雙磨腳的新鞋、走了很長的路,腳上會被磨出繭子或水泡。

非糖尿病人群會很容易感到腳步磨損。

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由於神經病變,影響了足部感覺,導致刺激或其他形式的損傷無法被察覺。在感到疼痛時,損害可能已經穿透皮膚了。

再加上,糖尿病會導致足部血液循環障礙,皮膚損傷時更易形成潰瘍並使潰瘍癒合緩慢。

此外,尿病還會影響機體抵抗感染的能力,一旦潰瘍形成就很容易感染。

而足部的軟組織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因此感染可以很快地達到肌肉和骨骼。

糖尿病人該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克利夫蘭診所的Scott醫生說:

10%的糖尿病患者會患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危險的,有可能導致截肢。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應該积極採取措施,預防糖尿病足。“

具體該怎麼做呢? 

1. 監測血糖

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是控制好血糖。

不穩定的血糖是神經病變的關鍵原因,神經病變會導致腳部失去知覺,感受不到腳由於磨損而疼痛,增加了發展為糖尿病足的風險。

此外,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也能幫助腳部的潰瘍癒合得更快,抑制潰瘍的進一步惡化。

2. 每日檢查腳丫

William Scott醫生說:“糖尿病患者每日進行腳部檢查非常重要,及早發現皮膚破損、傷口對預防糖尿病足很有幫助。

有些糖尿病患者體重過大,可能看不到自己的足底,可以在地板上放一面鏡子,把腳懸空放在鏡子上方,這樣就可以看見了。

或者向家人尋求幫助,讓他們幫你檢查。

3. 多護理腳丫

糖尿病患者應避免足部損傷,應該使用皮膚保濕劑保持腳部皮膚濕潤。

鞋子應該非常合腳,不會引起任何部位的剌激。

鞋子還應該有適當的緩衝來分散站立時的壓力。

此外,定期修剪趾甲修剪和清除老繭也會有所幫助。

腳部有了潰瘍該怎麼辦?

如果糖尿病患者懷疑自己有腳部潰瘍,應該儘快去看醫生。 

如果潰瘍正在惡化,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做個X光檢查,可能還會要求你做核磁共振,這些檢查主要用於確認骨骼是否已經被感染。 

醫生對足部潰瘍的典型處理方式是清創術(醫生從傷口上清除掉不健康的組織)。

William Scott醫生說,把這些組織清理掉,能夠激發人體的自然癒合機制,促進傷口的癒合。

醫生會給你的傷口敷上繃帶,你需要定期更換。 

此外,患者還應注意不要讓受傷腳承受過大壓力。

因此,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你需要佩戴石膏、手術鞋、手術靴保證受傷部位不承重。 

如果傷口在四周內沒有癒合,或者發生了骨感染,醫生會採取其他治療措施。

可能包括: 

  • 使用活性皮膚替代物;

  • 高壓氧療法(在加壓室呼吸純氧)以促進癒合。  

最後提醒各位糖友們,如果已經確定自己患糖尿病足,需要控制血糖,並定期與醫生溝通。

重要的是不要放任不理,拖得時間越久,治癒率越低,截肢的可能性越高。

Via:health.clevelandclinic.org

原標題:Diabetic Foot Ulcers: Why You Should Never Ignore Them

原作者:Family Health Team         

翻譯:鮟鱇魚

編輯:大王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其他文章推薦】

※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

※推薦台中矯正權威醫師,不再害怕看牙醫!

不孕症要怎麼辦

※兒童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對?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聴說植物軟膠囊會比較好吸收,真的是這樣嗎?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一滴血檢測阿爾茨海默病?願望是好的,但技術還不行

太長不看版

  1. 現代病理學研究已證實β澱粉樣蛋白(即Aβ)和tau蛋白的異常沉積,是經典的阿爾茨海默病病理表現,並且在患者出現臨床癥狀之前就已經存在多年了。

  2. 最新研究显示,抽血檢查Aβ40、Aβ42和tau蛋白,能80%預測腦脊液異常,而腦脊液異常的患者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所以,Aβ40、Aβ42和tau蛋白有作為阿爾茨海默病血液標誌物的潛力。

  3. 但能夠預測腦脊液異常並不代表就可以早期診斷阿爾茨海默病,而且血液標誌物檢測也沒有在現實臨床中使用,依然還是處於人體臨床試驗的階段,還有待於科學家們展開更多試驗來進行驗證以及復現。

  4. 目前,臨床確診阿爾茨海默病依然是非常複雜的,需要經過多種檢查手段綜合評估判斷。

近日有媒體報道,現在出現一種新技術,只要檢測一種血液標誌物,就可以檢測阿爾茨海默病,甚至有媒體已經使用“一滴血檢測阿爾茨海默病”這樣的標題了。那麼,這是一條值得“普大喜奔”的消息呢,還是“言過其實”了呢?

一、為在阿爾茨海默病臨床癥狀出現之前進行確診,開發血液標誌物檢查成為熱門研究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痴獃原因。它的特點是早期即出現記憶力下降,新發生的事容易遺忘。隨着病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迷路、說話減少、找詞困難等認知功能受損表現,以及脾氣性格改變、幻覺妄想等精神行為異常。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會逐漸變差,最終不能自理、長期卧床、不認識家人、大小便失禁,給患者和照料者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

早在100多年前,德國的精神病學家Alois Alzheimer醫生就對一位已逝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進行了腦部屍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現:患者的神經細胞外有大量由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簡稱Aβ)聚集形成的澱粉樣斑塊,神經細胞內則含有由結構異常的tau蛋白纏結在一起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1]。

現代病理學研究已經有充分證據證實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異常沉積是經典的阿爾茨海默病病理表現。更可怕的是,這些表現在患者出現臨床癥狀之前,就已經存在多年了。

為了能夠在患者臨床癥狀出現之前就做出診斷,而不是患者死後才進行確診,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針對Aβ和tau蛋白的腦代謝顯像技術PET。PET檢查通過將放射性示蹤劑選擇性地結合到澱粉樣斑塊或者神經原纖維纏結上,能直觀地显示病變區域。

然而PET檢查設備高端、費用高,僅有少數專科機構能夠開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們希望開發出一種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結果又可靠的檢查。

於是,開發血液標誌物Aβ和tau蛋白,就這樣成為了該領域近年研究的熱點。

二、最新研究結果显示,血液標誌物檢測可以預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脊液異常

2019年6月24日,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稱,瑞典隆德大學、哥森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和羅氏製藥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血液標誌物檢測手段,能檢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液中的β澱粉樣蛋白(即Aβ)和tau蛋白[2]。

試驗在2009年至2015年間進行,共歷時7年。研究人員設計了2個組,以便在不同人群中進行驗證;一組為瑞典組,共招募了842人,包括513位認知正常人、265位輕度認知受損的患者和64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組為德國組,共招募237人,包括34位認知正常人、109位輕度認知受損患者和94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所有受試者均被抽取了空腹血和腦脊液,研究團隊評估了血液標本中的Aβ40、Aβ42(兩種主要的Aβ成分)和tau蛋白含量,並把腦脊液中的Aβ42/Aβ40比值小於0.059和磷酸化tau/Aβ42比值大於0.022(磷酸化tau是tau蛋白的一種修飾形式)作為評價患者疾病狀態的標準。

結果显示,有29%的認知正常人、60%的輕度認知受損患者及100%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脊液指標存在異常。也就是說,有部分認知正常人和輕度認知受損的患者未來可能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病。

那麼血液檢測能準確預測腦脊液的異常嗎?這將是β澱粉樣蛋白(即Aβ)和tau蛋白能否作為阿爾茨海默病血液標誌物的核心問題。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叫曲線下面積(AUC)的統計方法,來評價血液檢測結果的預測能力。當AUC的值越接近1提示預測能力越好,1代表預測正確的概率為100%。這項研究結果提示,瑞典組受試者的血液Aβ40+Aβ42的AUC值是0.8, Aβ40+Aβ42+tau蛋白的AUC值是0.86;德國組受試者的Aβ40+Aβ42的AUC值是0.86,Aβ40+Aβ42+tau蛋白的AUC值是0.86。兩個組的結果類似,預測準確率皆達到80%。 

所以,Aβ40、Aβ42和tau蛋白有作為阿爾茨海默病血液標誌物的潛力。也就是說,只要血液檢查中這些指標存在異常,那麼患者就可能屬於阿爾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需要重點監控。

三、通過血液標誌物來篩查阿爾茨海默病還為時尚早

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夠預測腦脊液異常並不代表就可以早期診斷阿爾茨海默病。

實際上在試驗中的那些腦脊液指標存在異常的患者,最終是否會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目前還無法確定,研究也沒有進行PET檢查證實腦內存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病變。

而且血液檢測Aβ和tau蛋白也並沒有在現實臨床中使用,依然還是處於人體臨床試驗的階段,還有待於科學家們展開更多試驗來進行驗證以及復現。

如果寫入指南就有可能用於臨床初篩,但寫入指南需要有高級別的臨床試驗證據,如果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和薈萃分析的結果得到了全世界行內專家的共識的話,那麼這個檢測方法才有可能被寫入阿爾茨海默病的指南。只有進入指南,該方法才有可能進入全球各大醫院進行臨床初篩,並且還需要配備專門的血液檢測設備和人員。

所以,目前說通過血液標誌物來篩查阿爾茨海默病還為時尚早,但一旦實現的話,將有更多的患者更容易獲得早期篩查阿爾茨海默病的機會。

目前國內外關於阿爾茨海默病血液檢查的研究很多,但標誌物基本圍繞與Aβ和tau蛋白代謝相關的蛋白,有部分研究機構正在開發一些新的血液標誌物,比如微小RNA、基因多態性檢測等,但都處於科研階段。

四、現階段,確診阿爾茨海默病還是要依靠很多檢查與評估

現階段臨床上確認阿爾茨海默病還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要依靠化驗,比如腦脊液檢查;影像學檢查,比如腦結構MRI;核醫學檢查,比如腦代謝PET;臨床表現,詢問是否有記憶力衰退癥狀;神經心理測評,比如記憶力測評量表;基因檢測,比如APOE基因篩查等等。需要綜合評估這麼多檢查結果,才能確診一個患者是否得了阿爾茨海默病[3]。

總之,簡單便捷的血液檢查是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理想追求,但現階段仍需慎重看待單純通過抽血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言論。網絡上經常有“一滴血檢測癌症”,現在又來了個“一滴血檢測阿爾茨海默病”,倒是常常能驚爆網友的眼球,但實際技術根本就沒有成熟,也還未到臨床使用階段,大家要小心,別被人忽悠了。

參考文獻:

[1] Alzheimer A. Über eine eigenartige Erkrankung der Hirnrinde. Allgemeine Zeitschrift fur Psychiatrie und Psychisch-gerichtliche Medizin. 1907 Jan;64:146-148.

[2] Palmqvist S, Janelidze S, Stomrud E, Zetterberg H, Karl J, Zink K, Bittner T, Mattsson N, Eichenlaub U, Blennow K, Hansson O. Performance of Fully Automated Plasma Assays as Screening Tests for Alzheimer Disease-Related β-Amyloid Status. JAMA Neurol. 2019 Jun;24.

[3]中國痴獃與認知障礙指南寫作組,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 委員會. 2018中國痴獃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二):阿爾茨海默病診治指南. 中華醫學雜誌. 2018, 98(13): 971-977.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其他文章推薦】

※微整型隆鼻微晶瓷玻尿酸哪個持久性好?施打前停看聽!!

※想知道醫美新技術Thermage FLX施打診所在哪裡?鳳凰電波資訊懶人包大公開

※髮友分享植髮推薦經驗交流討論區!

※守住頂上危機!植髮幫你找回豐盛毛髮!

※醫美整型熱門討論專區-自體脂肪隆乳專科醫生推薦

※該打皮秒嗎?術前諮詢功課做了沒?

每天走一萬步真的能讓身體更健康嗎?

前不久,北大的一位博士生宣稱,自己在半天內走了98800步,引起不少討論——有質疑的,有驚訝的。不過,更多的,可能是羡慕。

“我什麼時候才能每天都走一萬步以上呢?”

但其實真正值得討論的是,我們為什麼把一萬步看得這麼重?

“一萬步”真是科學家說的嗎?

2014年,專家們試圖考證“每天都要走一萬步”的根源,結果發現,一切都不過是一場營銷。

上個世紀60年代,隨着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日本也興起了一股健身熱潮,由於步行對設備和場地的要求很低,很快得到大眾的喜愛,並風靡全國。

於是,運動器材廠家抓住這一機會,推出了一種計步器,將其命名為萬步計,並宣稱“每天至少要走一萬步才能保障健康”。

“一萬步”的說法,便由此誕生。

那它科學嗎?

運動與健康的關係,大致呈倒L狀。

生理方面,從2011年到2015年,美國學者對將近兩萬名老年女性進行了調查。結果显示,對她們而言,每天運動2700步以下,不足以大幅降低死亡風險,每天運動4400步,死亡風險下降最為顯著,每天運動量超過7500步,死亡率則維持在較為穩定的程度,不會繼續下降。

運動與情緒之間,同樣存在類似的關係。合適的運動量,可以大幅改善情緒,讓人覺得快樂。過量運動,對於普通人來說,投入和產出不再成正比,對於特定人群,甚至有可能引起疾病。

換句話說,只有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才能充分享受運動的好處。

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個人最好進行每周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體育活動。

什麼叫中等強度體育活動?

有兩個判斷方法。一個從活動類型進行判斷,大致上來說,快步走(每小時4.8公里)是中等強度體育活動的門檻,而休閒遊泳、低速騎自行車(每小時16公里)是中等強度體育活動的上限。

也可以根據運動后的心率進行估算。

舉個例子來說,您今年30歲,那麼用220減去30,便得到了您的最大心率,190次/分鐘。理論上講,您的心臟最多只能跳這麼快。

心臟是一個很“聰明”的器官,它會預留很大一部分力量,以備不時之需。在安靜、休息的狀態下,您的心率可能在75次/分鐘左右,留下115次(190-75)額外跳動的能力。

要想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您應該至少調動40%的餘力,即運動后心率應該達到121次/分鐘(115*40%+75)。

運動的好處,建立在適量上。所以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學會判斷“這項運動是否適合我”。

首先,運動時,身體對氧氣的需求量增加,這要求心臟以更快的速度跳動,血管有足夠的耐力忍受血液的衝擊。如果您患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

其次,有些疾病,比如骨關節病變,對運動量非常敏感,可能會因為運動量增加而加重,而體重是骨關節病變的主要風險因素。所以,如果您體重嚴重超標、骨關節有問題,最好從較為溫和的運動開始。

最後,對於孕期婦女和正在生病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根據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量。

夏天運動,還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

要注意補水。

運動會導致體溫升高,為了維持體溫,人體會排出大量汗液。如果不及時補水,便有可能缺水、脫水,甚至休克。

中國的營養專家們建議,每天至少飲用1.5升淡水。考慮到夏天高溫、運動的影響,可以在此基礎上適度增加——放心吧,對於健康人來說,幾乎不存在“飲水過量”的問題。

另一方面,近年來多項調查显示,運動飲料未必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健康。所以,比起運動飲料,白開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總之,運動要因人而異,不要痴迷刷步數,也不要只盯着步行一種運動。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應該包括日常活動、有氧訓練、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健康。

參考文獻

[1]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遭質疑,北大甩出一份硬核排行榜_社會_環球網[EB/OL]. [2019-08-01]. 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9-07/15167185.html?agt=15435.

[2]RETTNER R, MARCH 7 S W |, ET 2014 02:53pm. The Truth About 《10,000 Steps》 a Day[EB/OL]. Live Science, [2019-08-01]. https://www.livescience.com/43956-walking-10000-steps-healthy.html.

[3]LEE I-M, SHIROMA E J, KAMADA M等. Association of Step Volume and Intensity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9.

[4]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M]. 王正珍, 譯. 2010.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其他文章推薦】

※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

※推薦台中矯正權威醫師,不再害怕看牙醫!

不孕症要怎麼辦

※兒童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對?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聴說植物軟膠囊會比較好吸收,真的是這樣嗎?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維生素藥片敷臉更有效果嗎?

1. 

有些“痘痘”跟運動中的摩擦刺激有關

稱為机械性痤瘡

2. 

為避免切完辣椒后成為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可以適當冷敷

3. 

只要你的睡眠足夠規律和充足

晚睡就不算熬夜

4. 

頭髮不是均勻分佈的,是4到5根聚集在一起

聚集在一起的毛囊稱為毛囊單位

一個毛囊只長一根毛髮,多了就出事了

5. 

水楊酸在備孕期可以使用

發現懷孕后再停

6. 

果酸不適用於面部的炎症性皮膚病

7. 

不論是什麼樣的維生素藥片拿來外敷

如果濃度過高

不但有可能會刺激皮膚,還不一定能吸收。

圖片來源:123ERF圖庫

【其他文章推薦】

※矯正專科-名醫介紹牙冠增長術案例

台北中醫減重減肥療法,最新瘦身攻略!

※益生菌怕高溫,只能溫水服用不能熱熱喝? 錯!破解益生菌的二大迷思!

陰莖手術 李久恆醫師

※什麼是內視鏡拉皮手術?

桃園中醫調理痘痘如何保養臉部皮膚?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糖友廚房 | 一周飲食巧搭配

文 | 霄霄

編輯 | 小灰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但是所謂的富貴病也接踵而來,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貴病、吃出來的毛病。這種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貴族、達官貴人中流行的病,現在已經悄悄走進我們每一個人。

糖尿病在中國已經成為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後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且患病率呈倍數增長,但是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及達標率都很低。

《糖友廚房》是專門為無嚴重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設計的一日三餐搭配參考圖,並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讓糖友對於自己該怎麼搭配食物一目瞭然。

注意:圖片為飲食種類參考,具體飲食量應根據身高體重以及每日活動量來決定。

糖尿病飲食即健康飲食,所以此菜譜對於沒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樣適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況的患者應詳細諮詢主管醫師或營養師以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     

說明:本菜單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為生重。

(圖 | 霄霄)

糖尿病營養治療的黃金法則

  1. 控制每日攝入所有食物提供的總熱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

  2. 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營養豐富的食物

  3. 限制飽和脂肪攝入量、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應多吃一些大豆類蛋白

  4. 適當放寬對主食類食物的限制,講究粗細搭配,減少或禁忌單糖及雙糖的食物

  5. 高纖維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菌藻類及魔芋食品等。多選擇血糖指數低的食物,堅持副食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6. 減少食鹽攝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湯、做菜盡量少放或不放鹽

  7. 堅持少食多餐,進餐定時定量,還要細嚼慢咽,交替進餐,間斷進餐

  8. 多飲水,限制飲酒

  9. 盡量選擇魚、禽或瘦肉,減少不可見的脂肪攝入

  10. 臘肉、香腸、火腿應僅用一點來調節口味,因此類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11. 烹調肉類等含油食物時盡可能少用油

  12. 在選擇奶製品時,應該選用脫脂、低脂或低乳糖產品

  13. 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用粗糧代替一半細糧,可以讓富含纖維富含纖維的食物與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推薦食用量

主食

粗細搭配,每餐必食,3至8兩(因人而異),七八分飽

一般情況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於3兩

注:因紅薯、土豆、山藥、芋頭、蓮藕等蔬菜澱粉含量較多,故歸入主食類,大約2 ~3兩此類食物 = 半兩主食。

蔬菜

推薦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兩

中午“3-2-1原則”

3兩恭弘=叶 恭弘類蔬菜, 2兩瓜類蔬菜, 1兩菌藻類 

晚餐食物內容可參考午餐

恭弘=叶 恭弘類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圓白菜、油麥、生菜、茼蒿、紫甘藍、空心菜、豌豆苗、芥藍、蒓菜、菠菜、莧菜、芹菜等

瓜類蔬菜

綠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蘆筍、菜花、西蘭花、黃豆芽、茭白、冬筍、茄子、西紅柿、黃瓜、洋蔥、絲瓜、西葫蘆、冬瓜、萵筍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類

香菇、金針菇、蘑菇、木耳、海帶、裙帶菜、紫菜等

蛋白質

推薦每日食用1~3兩瘦肉

各類肉類推薦排名

兔肉>魚蝦>去皮雞鴨鵝>牛羊>豬肉>排骨>火腿  

煮雞蛋1個/天或者蛋清2個

脫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漿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製品

豆腐1~2兩/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兩/一個拳頭大小

在血糖平穩時,兩餐之間食用,

選擇水分大的水果

調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堅果則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6g(炒菜最後放鹽,不吃鹹菜及腌製品)

生熟食物換算方法

1兩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飯)130克;

1兩麵粉:生重50克,熟重(饅頭)75克;市售饅頭100克是指實際用麵粉100克(2兩)

1兩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帶殼雞蛋(1個大)=50克豆腐乾=100克(2兩)豆腐=20克無糖奶粉;

50克瘦肉(1兩)切成肉片(20片)、肉絲(50絲)、肉塊做熟后大約4-5塊;

10克油大約1小瓷勺;

6克鹽大約1啤酒瓶蓋;

用手“稱”食物

(圖源網絡) 

參考文獻

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國糖尿病雜誌,2014,08:2-42.

2.陳灝珠 林果為. (2013). 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3.向紅丁.(2012). 糖尿病怎麼吃. 青島:青島出版社

4.陳偉.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5. 於康 李寧 馬方 陳偉. (2008).臨床營養治療學.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其他文章推薦】

笑齦露出不尷尬-知名網美矯正牙套日記

提升免疫力不再怕生病多吃這種食物就對了  

※矯正牙齒也能很低調,隱適美讓美沒有距離

※女性染淋病難察覺延誤就醫恐導致不孕

※透過穩定有效的外科手術進行早洩治療,讓你重振男性雄風!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抑鬱症的懶和純犯懶到底有啥區別?

05:55。娜娜望着手機屏幕,這幾個数字讓她恐懼。

她閉上眼,嘗試着想要入睡,可腦海中有些念頭揮之不去。“如果再不睡着,今天一天就要毀了。我可能永遠也寫不完學期論文,通不過課程,並就此退學。天啊,我真是太糟糕了。我永遠也做不成任何事。”

她難以入睡,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不能像以前一樣學習,更別提與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她的成績開始下滑,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狀態異常,她開始迴避與朋友的見面,常常以“起不來”、“太累了”、“事情忙”為原因推脫聚會。

朋友們覺得她似乎越來越“懶”,不像以前一樣愛參加活動了。事實上,她自己也無數次地自我懷疑過。狀態好時,她為自己加油打氣、試圖制定計劃;狀態差時,她開始埋怨、責怪自己,怎麼就是做不到?

生活的一切好像都失去控制,可她不知道為什麼。直到看過醫生后,醫生告訴她患了抑鬱症。

抑鬱症的“懶”到底什麼樣?

目前,許多人對抑鬱症的印象還停留在“心情不好”這個概念。

於是,他們便很容易勸解抑鬱症的患者“開心一點”、“多往积極的方面想”;更有甚者,會武斷地說“你就是太敏感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矯情”。但這是非常片面的,忽視了抑鬱症生理上的癥狀。

我們來看下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列出的抑鬱症診斷標準:

A. 出現5個或以上的下列癥狀且癥狀持續兩周以上:

1. 幾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

2. 幾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於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愉悅感都明顯減少;

3. 未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或幾乎每天食慾都減退或增加;

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過多;

5. 幾乎每天都疲勞或精力不足;

6. 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或過分地、不適當地感到內疚;

7. 幾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減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猶豫不決;

8. 反覆出現想死的想法(而不僅僅是恐懼死亡),反覆出現沒有具體計劃的自殺意念,或有某種自殺企圖,或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

9. 幾乎每天都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由他人看得出來,而不僅僅是主觀體驗到的坐立不安或變得遲鈍)。

B. 這些癥狀引起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C. 這些癥狀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許多患者感覺精力不足、容易疲勞,這本身就是抑鬱症患者常見的一個癥狀;加之思考能力下降或注意力無法集中,許多平常能輕鬆完成的任務如今可能費九牛二虎之力也做不到了。

而失眠或者嗜睡會加重上述的的癥狀,同時又因為人們知道睡眠狀況不好會影響工作學習,所以還額外給抑鬱症患者加重了一層心理負擔。

抑鬱症的懶和純犯懶有什麼區別?

對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患者,指責他們“懶惰”或“不負責任”是非常不合理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平常生活中人們純“犯懶”,多表現為一個人客觀上可以完成任務,卻因為主觀上不願耗費體力或腦力而選擇不去完成。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這種狀態是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無法選擇的。

有一個非常精準的比喻:就像一個人手握方向盤,一腳踩住油門,一腳踩住剎車,外人看來車在那裡一動不動,但是油已經消耗殆盡。可能在你看來毫不費力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拼盡全力去完成了。

第二,不同於懶惰的人,他們對自己的狀態能夠心安理得。許多抑鬱症患者非常迫切地想要回到正常狀態中,他們的內心非常恐慌,生怕自己如果屈服了,就會長久地“癱瘓”下去。那種感覺就像是—如一位姑娘所說的:“整個世界都在馬不停蹄,而我,只有我,在原地靜止。”

他們甚至會在內心不停地責罵自己,在無法完成任務感到愧疚的同時還要額外承擔心理壓力。可這種自我否定與厭惡恰恰只會惡化情況,而不會讓事情變好。

第三,我們說人的性格是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的,很少會劇烈改變。許多抑鬱症患者在得病之前按照外界的標準是非常勤奮、自律的,有的人甚至稱得上完美、令人艷羡。只有在生病之後,他們的狀態才有了180度的大轉彎:上課聽不懂,工作完不成,不能和朋友正常交流……這種前後的反差和突然的轉變更能證明:抑鬱症患者的表現和性格上的“懶”完全不搭邊,它們是南轅北轍的兩件事。

抑鬱症患者若身處“懶惰”,該怎麼辦應對?

那麼對於抑鬱症患者的表現,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它的本質其實是在問:我們該如何看待抑鬱症這種疾病?

你可以採用純粹醫學的模型,認為一切的源頭在於大腦里的神經遞質失去了平衡,身體里的血清素、多巴胺分泌不足,導致做一切事情都沒有興趣也無法堅持。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按時服藥,補充必須的神經遞質,那麼過一段時間后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的水平。或許重回巔峰有些困難,但至少不妨礙工作學習。

你也可以把它當做是一次好好休息、重整旗鼓的機會。就像日劇《悠長假期》里一句台詞說的那樣:“生命不必每時每刻都要衝刺,低沉時就當是放一個悠長假期。”

在過去十年的全球化脈絡下,社會當中越來越多的人罹患了抑鬱和焦慮;事實上,似乎越是忙碌與發達的地區,抑鬱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一個有趣的“社會加速理論”提出,有些抑鬱症就是因為個人面對過大的加速壓力,而引發的減速反應。

你的身體在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告訴大腦:“我”需要更多時間,“我”無法再承受這樣的生活速率了。

的確,有抑鬱症的人似乎陷入了一種時間的泥沼,他們思考得更慢、行動更遲緩,生活似乎一場成為了慢動作的電影,一切快速行進中的任務都得停擺。

最後,如果你有改變的慾望、有直面自我的勇氣,那麼不妨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迄今為止的人生。思考並不意味着沉溺於無止境的自責、悔恨和愧疚當中。

相反,你需要跳出自我的小框架,用一種更廣闊的視野全面地審視生活中的各種關係:你與自我的關係,你與重要他人(父母、伴侶、子女)的關係,你與職業或現在學習專業的關係。改變是痛苦且緩慢的,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許多幫助與支持,它們可能來自於一個負責的醫師、一個專業的諮詢師、幾個親近的朋友,甚至僅僅是幾本好書、一部電影。重要的是,不要吝惜於向他人求助,也不要為此感到羞恥。

參考文獻: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

哈特穆特· 羅薩. 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01

朱迪斯·貝克. 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第二版) [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3.06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編輯:村中老班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其他文章推薦】

※結紮手術不用怕,泌尿科專業解決私密問題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

 ※不再是感冒常客了!提高免疫力的天然特效藥「紫錐菊

※矯正牙齒也能很低調,隱適美讓美沒有距離

保健食品代工、包裝,詳細廠商名目一覽表

※  減肥就要少吃? 打破錯誤迷思!不要再餓肚子了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抗衰扛把子視黃醇,用完個個十八貌美如花?

維生素A大家庭,熟悉的朋友對它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不熟悉的朋友看到這個A,作為26個英文字母的首位!也可以知道維生素A的重要性(其實只是發現的早)

▌A醇A酸兩兄弟

視黃酸,也叫A酸。有過痤瘡的同學對這個詞一定不陌生,維甲酸,異維a酸對於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劑良藥。

除此之外,A酸對於光老化的皮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為什麼沒有被廣泛用於抗衰老產品?

因為A酸刺激性比較大,可能會帶來發紅、乾燥、刺痛的副作用,所以在化妝品中被限制使用,而只能用於藥品來針對痤瘡等病況。

當時也沒有別的成分可以抗衰老了,得虧科學家們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A酸的好兄弟視黃醇,也叫A醇。

A醇有好有差,好在刺激性比起A酸可是低了很多,但是體內大部分視黃醇可轉換為A酸,差也只差在效果沒有那麼猛。

但它是可以添加進護膚品的成分,這讓A醇在抗老界開始發光發熱了。

▌你說這麼牛,到底能不能用

衰老兩大原因,一是年齡,二是紫外線。俗話說得好,抗衰抗的好,男友在襁褓。(過分了嗷)

皮膚衰老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光老化,畢竟沒有人能無時無刻抵擋太陽毒手。

還好有A醇閃亮登場,有臨床研究證實它是真的有一定效果,擁有改善皮膚厚度和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的作用。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皺紋程度,是對抗皮膚光老化的一個好手。

▌快給我講講使用注意點!

1. A醇也是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使用含有A醇的護膚品時,建立耐受是需要滴。先小範圍低頻率使用,等皮膚適應了再慢慢加量。

2. 使用A醇期間最好不要同時刷酸!有的人背地里玩開心消消樂,表面上卻給皮膚玩疊疊樂,要知道適當使用產品才能帶來好的效果。

3. A醇護膚品都買了,我相信你也不是不做防晒的懶人。

4. 過量使用視黃醇有對胎兒致畸的風險,所以孕婦要慎用。

▌懂了,準備下單一萬套

等等!先聽我一句。

A醇在護膚品抗衰老這方面的確是有一定作用,但畢竟只是護膚品,效果不會明顯到一天一個樣,個個十八貌美如花還是比較難做到的。

理智種草!使用前看看注意點,回不到十八歲,但能讓你老得慢一點也是不虧的。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在保持孕期婦女和胎兒健康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臨床營養雜誌,2014,22(1):60-66.

[2]Rong Kong. 通過分子生物學、組織學及臨床檢測手段對比研究視黃醇和視黃酸作用在人體皮膚上的功效[A].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第十一屆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2016:10.

圖片來源:123ERF圖庫

【其他文章推薦】

※水雷射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

※推薦台中矯正權威醫師,不再害怕看牙醫!

不孕症要怎麼辦

※兒童保健食品,怎麼吃才對?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聴說植物軟膠囊會比較好吸收,真的是這樣嗎?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吃大蒜為什麼容易口臭,而且經久不散?丨劉萍萍專欄

作者:劉萍萍(國家高級營養師,高級健康管理師)

曾經,搞笑藝人周立波曾發表過一個著名的“咖啡大蒜論”——一個吃大蒜的怎麼可以和一個喝咖啡的在一起呢? 雖然這個“咖啡大蒜論”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和抵制,但不得不說,保持口氣清新是社交生活的一個基本禮貌。很多人拒絕吃大蒜、洋蔥這類食物就是為了避免口臭的產生。

那麼為啥吃大蒜、洋蔥就容易口臭,還“留香”持久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口氣與食物的那些事兒。

為啥吃大蒜容易口臭,“留香”持久?

我們吃完大蒜、洋蔥或其他一些百合科植物后,之所以感到嘴裏異味特別重,是因為這些食物含有一種具有強烈大蒜臭味的物質——大蒜素。

新鮮大蒜中的大蒜素是以穩定無臭的蒜氨酸形式存在。當大蒜被切開或搗碎之後,裏面的蒜氨酸酶被激活,然後才會使得蒜氨酸轉化為大蒜素。

吃進去的大蒜素,在體內經過各種複雜反應后,最終大部分形成烯丙基甲硫醚(AMS),會直接通過呼吸排出體外。不過AMS這種物質不會被很快分解,它所產生的氣味能在體內留存幾個小時,甚至長達两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吃完大蒜后,蒜味只會慢慢消散,因此,給人“留香”持久的感覺。

為啥吃完甜食或澱粉,嘴裏會有股酸味?

有些人吃甜食或含澱粉的食物,容易嘴裏反酸,可能與這些食物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刺激胃酸分泌等有關。

簡單來理解,在我們食管和胃之間的連接處,有個“門”(稱為“賁門”),門那裡有個“守門人”——食管下括約肌。

正常情況下,如果我們吃東西下去,這個門就會打開,食物便進入胃裡。沒吃東西的時候,這個門是關閉的,這樣胃裡的東西就不會隨便倒流進入食管中。

但是,一旦守門人“放鬆警惕”(食管下括約肌鬆弛)或有其他原因(如胃內壓太高),這個門“關不緊”了,胃酸或其他胃內容物就會通過這個門,從胃裡倒流進入食管、咽部或者口腔,出現我們常說的“反酸”。

那麼有沒有吃完能讓嘴裏好聞一點的食物呢?

當然,比如薄荷、羅勒、香菜、香芹菜、檸檬、金桔、綠茶等。但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口氣清新總吃這些食物,也沒有必要因為口臭而不吃大蒜和洋蔥。畢竟靠吃口香糖、刷牙等方法能更有效地保持口氣清新。

參考資料

1.孫東,孫毅.脫臭蒜素提取機理及脫臭蒜素多糖的研製.《黑龍江農業科學》, 2003 (2) :40-41

2.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科學出版社

3.Garlic breath.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rlic_breath

4.袁玲芝,唐丹,彭進等.針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調查研究.《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7 , 42 (5) :558-564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嘿,以上就是新一期的【劉萍萍營養專欄】,本專欄每周五更新,有興趣的朋友定期來春雨看喲。

更多專欄的歷史文章:

  • 自己在家做雜糧飯,怎麼搭配才營養?丨劉萍萍專欄

  • 口乾舌燥的時候,喝點什麼最解渴?丨劉萍萍專欄

  • 吃穿山甲真的能大補嗎?丨劉萍萍專欄

  • 冰糖燉雪梨真的能止咳潤肺嗎?丨劉萍萍專欄

  • 溏心蛋VS全熟蛋,哪個更營養呢?丨劉萍萍專欄

  • 一日三餐,如何吃得低卡又美味?丨劉萍萍專欄

  • 想補充鈣鐵鋅元素?這麼吃就對啦!丨劉萍萍專欄

  • 紫薯的營養價值比普通紅薯更高嗎?丨劉萍萍專欄

  • 每天一大杯可樂,會不會骨質酥鬆哇?丨劉萍萍專欄

  • 早晨vs晚上,牛奶什麼時候喝更營養?丨劉萍萍專欄

  • 黑糖、紅糖、赤砂糖,吃哪種糖最“養生”?丨劉萍萍專欄

  • 關於西瓜的謠言這麼多,還能不能放心吃了?丨劉萍萍專欄

  • 土雞蛋、烏雞蛋,這些貴貴的雞蛋更有營養嗎?丨劉萍萍專欄

  • 特級油、一級油、二級油…食用油等級越高越有營養嗎?丨劉萍萍專欄

  • 傳說吃隔夜飯會中毒致癌,所以就浪費掉么?丨劉萍萍專欄

  • 豬肝豬心豬腰子,愛吃動物內臟就能想吃就吃嗎?丨劉萍萍專欄

  • 餐前vs餐后,水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丨劉萍萍專欄

  • 便秘了,吃點啥才能拉得更順暢?丨劉萍萍專欄

  • 河魚與海魚,哪種魚更有營養?丨劉萍萍專欄

  • 保溫瓶里泡枸杞,真能養生嗎?丨劉萍萍專欄

  • 都說塑料有毒,那天天吃外賣,對身體危害有多大?丨劉萍萍專欄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雞肉怎麼吃才更健康?|劉萍萍專欄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其他文章推薦】

※矯正專科-名醫介紹牙冠增長術案例

台北中醫減重減肥療法,最新瘦身攻略!

※益生菌怕高溫,只能溫水服用不能熱熱喝? 錯!破解益生菌的二大迷思!

陰莖手術 李久恆醫師

※什麼是內視鏡拉皮手術?

桃園中醫調理痘痘如何保養臉部皮膚?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