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時間越長,中藥藥效越好?

  湯劑是藥物劑型之一,又稱湯液。用藥物煎湯,去渣取葯汁而成。湯劑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的優點,故有“湯者,盪也。”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症靈活處方,故臨床上應用最廣。《聖濟經》載:“湯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滌除邪氣者,用湯最宜。傷寒之治,多先用湯者以此。”《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湯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賊邪,須湯以蕩滌。”

  其實,中藥煎煮是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而當煎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時,這種擴散運動就停止了。此時如果再繼續煎煮,以求“又濃又少”,不僅藥物內的有效成分不會再釋出,還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樹脂、樹膠、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斷溶出,這樣會使藥液中有效成分因蒸發而減少,甚至在過長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藥效。

  此外,長時間煎藥還容易煎煳,過分濃縮的葯汁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服藥後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因此,為使中藥發揮應有的效力,要按常規煎煮一定時間,根據藥物的性質來煎煮。多數情況下,各種類型的湯劑均應兩煎為宜,湯藥煎好后,應趁熱濾過,榨乾,盡量減少藥渣中煎液的殘留量。

  含有揮發成分的藥物,如薄荷、蘇恭弘=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 恭弘、藿香、佩蘭等不需要久煎,一般是後下,且在煎煮過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揮發,所以必須蓋着蓋子煎;含有金銀花、菊花等清熱葯及砂仁、沉香等芳香類葯,也不需要久煎。有些補益葯需要濃煎,但具體煎到什麼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請中醫師根據病情確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長煎藥時間;有些含皂苷的中藥,如沙參、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藥物,在溫度沒有達到100℃時就會開始沸騰,出現“假沸”現象,如果此時把葯從火上拿下來,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沒有充分溶解,藥效就會受影響,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在煎煮中應加以注意。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中藥煎煮時間應遵循醫囑,視藥物種類和疾病性質而定,並不是煎煮時間越長藥效越好。(王文)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health.people.com.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笑齦矯正,更多照片案例

※Qrious奇瑞斯-兒童機能保健專家

隱適美前後矯正對照圖

※床事不給力? 穩定有效的外科手術進行早洩治療,讓你重振男性雄風!

※把握兒童牙齒矯正6-12歲成長期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