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國際研究結果震撼社會,數據顯示離婚者與未婚族群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明顯低於已婚人士。這項發現徹底顛覆了傳統認知,引發醫學界熱烈討論。
研究團隊追蹤超過1.5萬名50歲以上中老年人長達14年,發現從未結婚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已婚者低42%,而離婚族群風險更低,比已婚者減少驚人的73%。這項結果發表在《老年醫學期刊》上,立即引起全球關注。
主持研究的哈佛大學神經學教授威廉斯博士指出:「傳統認為婚姻帶來的社交互動能預防失智,但我們發現關係品質才是關鍵。高壓婚姻反而可能加速認知退化。」研究顯示,婚姻中的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濃度升高,直接損害海馬體功能。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志豪分析:「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單純用婚姻狀態判斷健康風險過於簡化。未婚者可能發展出更豐富的社交網絡,而離婚者往往在結束壓力關係後,身心狀態明顯改善。」
研究特別指出,教育程度與經濟獨立是重要調節因素。擁有大學學歷的未婚女性,其認知功能表現甚至優於已婚同儕。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任蔡昇伯強調:「自主權和社會參與度才是保護因子,婚姻狀態只是表象。」
這項研究啟發新的預防方向,專家建議無論婚姻狀態如何,都應維持規律的腦力活動、培養多元興趣,並建立質量兼具的人際關係。每周3次以上社交活動,搭配地中海飲食,證實能有效延緩認知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發現晚年離婚者的認知功能改善最顯著。心理師林美琪解釋:「擺脫長期不快樂的關係,就像卸下沉重枷鎖。許多當事人表示離婚後睡眠品質、記憶力都有所提升。」
這項突破性研究將改寫失智預防指南,強調心理健康與關係品質的重要性。未來醫療單位評估失智風險時,可能將納入婚姻滿意度等更細緻的指標。
【其他文章推薦】
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
過敏原檢測 – 你的營養,可能是孩子的毒藥!
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
慢性食物過敏檢測常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
過敏一定得吃藥嗎?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
覺得牙齒怪怪的,有輕手的牙齒診療醫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