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大腸癌警訊!這5大症狀別當小毛病

過去被視為中老年疾病的大腸癌,近年來年輕患者比例明顯攀升。醫師臨床觀察發現,30歲以下確診病例較十年前增加近三成,這項數據值得所有年輕人高度警惕。

排便習慣改變是最常見的早期徵兆。原本規律的排便突然變得時而腹瀉時而便秘,或是糞便形狀持續變細如鉛筆,都可能是腸道腫瘤造成的阻塞現象。特別是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兩週時,更應該立即就醫檢查。

血便問題絕對不能輕忽。許多人將肛門出血簡單歸因於痔瘡,但其實這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危險信號。腫瘤表面的潰瘍出血會使糞便帶有暗紅色血液,若出血位置較高,糞便甚至會呈現黑色焦油狀。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值得注意。沒有刻意節食或增加運動量,體重卻在短時間內下降超過5%,這往往是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警訊。腫瘤細胞會大量消耗身體能量,導致患者即使食量正常仍持續消瘦。

腹部不適感持續存在需要警惕。年輕族群常將腹脹、絞痛誤認為一般腸胃炎,但若這些症狀反覆發作且位置固定,特別是伴隨排便習慣改變時,極可能是腸道腫瘤引起的阻塞或刺激症狀。

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除了注意上述症狀外,20歲起就應培養定期篩檢習慣。目前政府提供50-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但高風險族群如有家族史者,更應提前開始接受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的治癒率可達90%以上,千萬別因年輕就忽略這些重要警訊。

【其他文章推薦】
板橋牙列矯正哪間診所?
預約
板橋人工植牙專科醫師
固定假牙治療怎麼做~
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隱形矯正用
透明牙套真的有用嗎?
台北中醫減肥